家用太陽能(準備好了嗎?光伏產業的風向變了)太陽能供電設備

時間:04月24日 來源:太陽能供電設備 訪問:
(家用太陽能)

 2018年的春天是個神奇的春天,白天已經是進入酷暑的節奏,晚上開始的一場大雪又把您帶回了冬天。

 
2018年的光伏產業就像這個春天,不管您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它都變天了。這是中國光伏產業經歷了2011年到2013年的斷崖式下跌,又經歷了2014年到2017年的驚天逆轉之后,開始的一場被許多人稱之為完成光伏產業“成人禮”的變化。這是一場讓光伏人痛苦但值得歡呼的變化。
 
一位叫“風清揚”的微博朋友是這樣描述的:“驟然變冷,光伏貸死了,全額上網變先建先得,扶貧地面也沒了,只剩下領跑者,少數人在嗨!”一篇文章則是這樣說:“短短4個月時光,悲觀情緒就從上到下籠罩了整個產業,一舉扭轉之前持續高歌猛進的預期”。一位叫“土水氣火”的微博朋友在《“不知道該怎么干光伏扶貧電站了?”》一文后干脆說:“整個光伏都不知道怎么干了!”
 
這場變化既在預料之中又在預料之外。3月20日時,老紅在與三晶電氣歐陽家淦的一個視頻對話中還說:雖然產業調整的需求日益顯現,但政策的“大背景沒變”。
 
這場變化從光伏應用市場的需求側開始,引爆在分布式光伏市場,反向波及光伏加工市場的供給側,最終帶來中國光伏產業的一場蛻變。
 
變化的起因是階段性政策的風向變了。在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時代到來之前,光伏產業從誕生的那天起,就是一個非完全市場化的產業,政策力度決定市場規模。與2011年開始的中國光伏產業政策利好不斷相比,2018年4月這一政策風向發生了階段性的變化,帶來中國光伏產業變天了。
 
這場變化是從分布式光伏政策開始。《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能新能〔2016〕166號)曾經明確:“利用固定建筑物屋頂、墻面及附屬場所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以及全部自發自用的地面光伏電站項目不限制建設規模,各地區能源主管部門隨時受理項目備案,電網企業及時辦理并網手續,項目建成后即納入補貼范圍”,但不久前發布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則明確:“工商業分布式不能選擇全額上網。”
 
政策變化之快出乎預料。比如光伏扶貧政策,今年1月初的《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關于下達“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的通知》剛剛明確“相關銀行等金融機構要盡快與項目對接,進行項目貸款條件審核,按照支持光伏扶貧的有關政策和工作機制落實貸款優惠條件,根據項目假設需要和有關貸款條件做好融資保障”,4月份的《光伏扶貧電站管理辦法》就改口規定“光伏扶貧電站不得負債建設”。4月24日國家能源局更明確:“光伏扶貧如果地方政府沒有那么多錢,那就是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
 
政策變化的動因是多層次的。淺層次的動因來自三個方面:一個是光伏發電項目的信用嚴重缺失。分布式光伏市場群雄并起、標準缺失、市場混亂,比如因能公司在覆蓋21省份、累計巡檢電站3165個的“全國戶用光伏電站的公益巡檢活動”中發現,50%的戶用電站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個是分布式光伏發電開始遭遇消納問題。比如2017年分布式光伏發展最迅猛的山東,2018“國家能源局山東監管辦:目前山東已經處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消納困難期”;一個最關鍵的動因是光伏電站超計劃建設帶來補貼嚴重不足。國家2020年的光伏電站規劃目標是105GW,可到2017年底就已經建成130GW,使得“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拖欠高達1100億元,預計2020年補貼資金缺口將超過3000億元”。深層次的動因:光伏發電趨近平價上網時代,簡單粗暴的政策階段結束,不斷試錯、調整的政策階段開始。
 
這場變化的結果是質變。以2018年為界,“當前我國光伏產業發展正處于從追求規模與速度向重視效益與質量轉變的關鍵時期”;政策對市場的作用要衰減,“電改”帶來的市場作用要提升。
 
產業政策、相關市場環境、產業發展周期變化三種因素的疊加,將會帶來光伏產業不會少于八個方面的變化。
 
國內光伏需求市場短期內難再高速增長。2011年至2017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分別為2.5GW、5.0GW、12GW、10.6GW、15GW、34.5GW、53GW,2014年以后開始超高速增長,2018年開始這一增長幅度難在。以分布式光伏市場為例,截止2016年底,我國累計建成了10G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2017年在強大的政策推動下,一年就新建成了近20G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今年一季度又新建成了7.685G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4月24日,國家能源局在新聞發布會上突然說:“今年擬安排1000萬千瓦(10GW)規模用于分布式光伏建設”,讓光伏人為今年是否只剩下2.315GW而驚恐不安。不久期發布的《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7》則明確:合理把握光伏發電開發節奏。
 
如果2018年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繼續保持超高速發展、光伏電站市場中企業繼續普天同慶,那一定不是中國光伏產業的好消息。
 
光伏融資市場變理性了。在債務融資市場,對于銀行融資,許多光伏朋友和“風清揚”一樣,都感受到了“光伏貸”在收縮。對于金融租賃,一位金融朋友在《“不知道該怎么干扶貧光伏電站了?”》跟帖說:“可能政府確實不需要社會各方參與扶貧了,起碼是不需要金融機構了。我們幾個金融機構第一時間交流后對于新的扶貧項目停了”;在資本融資市場,一級市場的反映并非積極,不久前一場資本與新能源產業對接的活動中,一位資本人說:“當什么人都進股市的時候,冷靜的投資人就到了應該離場的時候。現在的分布式光伏市場就到了這樣的時候”。二級市場的反映是終于找對了感覺,瑞銀證券“中國光伏行業報告”說:“光伏行業在未來的發展將逐漸擺脫過往需求周期性強、產能過剩常在的怪圈,而步出一個長期增長的過程”。
 
加工環節嚴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必須調整。有統計說到2018年底,中國的光伏組件供給量達到118GW,也有分析說“2018年全球太陽能裝機將至少達到107GW”,按中國的供給量與全球需求量,供大于求了,按中國組件供給量占全球70%市場份額計算,更是嚴重供大于求了。這一失衡帶來的當前市場結果是:“組件企業凈利潤只有1-3分錢/瓦”;帶來的未來幾年的市場結果是:擠出效應開始發威,大批沒有競爭力企業退出市場。
 
大型光伏加工企業對戶用光伏市場的態度開始趨于冷靜。2017年被稱為“戶用光伏元年”,除特變電工外幾乎所有大型光伏加工企業紛紛進入戶用光伏市場,有的甚至是戰略進入。今年以來,這一態勢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或高調的趨于冷靜,或積極的選擇觀望甚至暫時退出。總之,大型光伏企業在戶用市場開始各就各位的趨勢明顯。
 
分布式光伏市場優秀商業模式的區域價值格局初現。中國光伏產業經過四年多分布式光伏市場的開發和錘煉,已經錘煉出為數不多的具有獨特優秀商業模式的企業。但是這些優秀商業模式的價值,目前還只能體現在有限的區域內,一時見不到能夠通用多省、甚至通用全國的成功商業模式。這些優秀商業模式的價值已經被市場認可,正在發揮規模效應。所謂“光伏貸”縮水,應該不是“光伏貸”離場,而是向優秀商業模式企業傾斜。
 
“電改”將給分布式光伏發電帶來新的市場機會。在加速趨近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過程中,“電改”將要和必須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電力交易市場的初具,給光伏發電帶來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和多種實現方式,也給光伏產業的完全市場化蛻變帶來了市場化環境。去年11月頒布的《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已經明確,分布式發電可以享有“電力用戶進行電力直接交易,委托電網企業代售電,電網企業按國家核定的各類發電的標桿上網電價收購電量”三種價格實現形式。今年4月頒布的《關于征求電力現貨市場相關功能規范意見的函》則標志著2018年,8個試點地區的電力現貨市場即將開放。
 
“電改”正在給“光伏+儲能”帶來市場機會。電力現貨市場的建立,是峰谷電價市場化實現的前提。有分析說:當峰谷價差達到0.6元/kWh以上時儲能就具有了經濟性。在電力市場化程度高的美國,“2017年在太陽能市場上購買太陽能發電的客戶中有74%表示將考慮采用儲能系統。”在中國分布式光伏市場,不少企業正在積極探討和推廣光伏發電+儲能的形式。
 
國際市場熱點輪替、需求總量穩定。中國光伏靠國際市場起家,已經成為了一個國際化水平最高的產業。“中國產品在2017年的全球產量占比中:多晶硅占55%、硅片占83%、電池片占68%、組件占71%、光伏應用市場占47%”。當前國內光伏市場的政策調整不等于國際市場的政策調整,2018年國際市場需求總量總體平穩,年初時100GW的需求量判斷至今沒有受到重大挑戰。有變化的是重點需求地區的變化,一季度出口數據“在27.3億美元的出口總額中,印度占據了27.5%的份額,此后日本、韓國、馬來、墨西哥、巴西等緊隨其后,前十的主要市場中沒有看到歐洲和美國的影子”。
 
總之,所有變化只想表達出兩句話:“站在分布式的風口,傻子都能賺錢”的時代結束了;在光伏發電加速市場化的風口,靠技術和商業模式賺錢的時期開始了。
 
在這個風口,由于沒有其他國家特別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能否在“無人區”走出一條平穩過渡之路考驗著中國光伏產業。
 
光伏產業的風向變了,光伏企業準備好了嗎?

tg: 光伏發電系統 太陽能發電系統 太陽能控制器 太陽能led路燈 太陽能路燈照明系統 太陽能野外監控系統 太陽能路燈 離網發電系統 太陽能監控系統 太陽能供電設備 光伏控制器 太陽能逆變器 mppt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