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路燈(【一帶一路】新能源合作如何深入開展)

時(shi)間:02月(yue)26日 來源:太陽能路燈 訪問:
(太陽能路燈)

 如果馬(ma)克˙波羅穿越到今天(tian),目睹他(ta)曾(ceng)經描繪的東方大國,回溯(su)一路走來(lai)的商(shang)道(dao),會給當下的商(shang)人什么建議(yi)?毋庸置疑,絲綢、茶葉(xie)、瓷(ci)器(qi),亞麻、胡椒、駿馬(ma),都不會出現在他(ta)的建議(yi)清單上(shang);能源,則極(ji)有可能成為他(ta)的首選。

 
“一帶一路”戰略正讓世界發生變化。其中,能源最有機會代替絲綢,成為新的媒介和載體,助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作為實施的主體,能源企業迎來的也是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一帶一路”涉及60多個國家、40多億人口,覆蓋亞歐六大經濟區,從東南亞、南亞延伸到非洲、歐洲。單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剩余探明儲量就分別占到世界總儲量的57%和78%。在這一區域開展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幾乎都與能源往來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中國的能源企業恰好處在“走出去”的階段,以尋找市場、配置資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擁有一部投資寶典,就十分必要了。
 
電力、油氣當先鋒
 
湖南衛視今年的《歌手》節目播出之后,相信不少人都被迪瑪希——這位哈薩克斯坦的國寶歌手——圈粉了。憑借海豚音和高顏值,迪瑪希大放異彩、人氣高漲,斬獲亞軍,就連關注節目的兩國觀眾也對彼此國家產生了更多的認識和濃厚的興趣。
 
事實上,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交往遠不止于此,而是早已通過多種形式聯通在了一起,中哈原油管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合作。它是中國第一條戰略級跨國原油進口管道。就在不久前,中國石油宣布,截至3月29日11點58分,中哈原油管道實現累計向中國輸油1億噸。
 
“一帶一路”范圍內陸上原油和天然氣主要富集在中東、中亞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要將這些資源持續、經濟地輸送到國內,能源通道建設無疑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一大重要機遇。目前,由中哈原油管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構成的西北部油氣通道,中緬油氣管道構成的西南油氣通道,以及中俄油氣管道構成的東北油氣通道,都是中國陸上能源進口的重要戰略通道。
 
對企業來說,沿著油氣運輸產業鏈,向上游和下游開拓,都有不少商機。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許勤華教授看來,能源投資合作活動存在多種合作模式,其中油氣企業“走出去”最早,要著重發揮好培養起來的各種優勢,包括人才儲備、已有成果和管理經驗,等等。
 
在上游領域,可以加大對勘探開發項目的參與和投資力度。沿線油氣國家當中,既有像哈薩克斯坦、伊拉克這樣開放程度比較高的,也有像其他幾個中東國家那樣,因為國有化程度比較高,加之受宗教、憲法的制約,很難進入其勘探開發領域的。發掘潛力、抓住時機、積極合作,應該可以成為中國企業的切入口。中石化在伊朗投資建設的亞達瓦蘭油田,就是憑借提供伊方急需的資金和技術力量,拿下了這個探明儲量超過300億桶的特大油田的開發項目。
 
在下游領域,可以更多參與煉化項目。“一帶一路”沿線的多數油氣資源國家,盡管資源儲量豐富,油氣生產能力也比較強,但是油氣的液化和煉化能力比較匱乏,導致天然氣液化生產出口能力偏弱,成品油也嚴重依賴進口。根據英國石油公司2015年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中東的煉廠產能僅占全球的8.5%,和當地61.5%的探明儲量所占比重明顯不匹配。而煉化正是中國的優勢產能之一,相關企業完全可以在這一領域加強合作,與資源國共同合資建設煉油廠、天然氣液化廠、油氣管道、存儲設備和化工廠等配套項目、設施。這也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具體落實和體現。例如,吉艾科技就與洲際油氣合作,在后者進軍中亞上游勘探業務之際,從配套的油服、煉化領域進駐中亞,新建了塔吉克斯坦丹格拉煉廠,成為其近年業績的最大看點。
 
同樣,供電基礎設施是另一個重大機遇。央視紀錄片《一帶一路》里,拍攝了一個巴基斯坦山村小姑娘曼娜扎,放學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太陽下山前趕著把作業做完——因為電費太貴了,占到全家支出的1/10,而且還經常停電。
 
類似這樣電力短缺的現象并不少見。長江證券最新發布的電氣設備行業研究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均年用電量不到1700千瓦時,低于全球平均的3000千瓦時,可見提升空間之大。根據測算,如果這一數字向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靠攏,將為全球電力企業帶來大約13萬億元的市場增量。
 
已經在海外市場具備優勢的中國電力企業,正好大顯身手。國內龍頭企業的技術實力已追平了日韓對標企業,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特高壓輸電等特殊市場,也實現了對歐美巨頭的超越。而中國電力設備和工程總包價格通常不到歐美企業的一半,超高性價比在發展中國家具有明顯的競爭力。
 
以國家電網公司中標建設巴西美麗山特高壓項目為例:國家電網中標美麗山二期項目,預計將帶動變壓器等核心輸變設備共計50億元國產電力設備出口,特變電工、中國西電等企業將會受益。與此同時,中國的輸變電標準也被輸出到了海外市場。因此專家分析稱,輸變電工程有望復制“高鐵與核電”的國家名片模式,加速產能走出去。
 
此外,可再生能源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空間也非常廣闊。隨著能源需求的不斷擴大,環保要求日益提高,已有多個國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例如,印度計劃到2020年實現20吉瓦的太陽能發電規模,泰國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費僅占一次能源消費的2%,并計劃到2021年提升到25%。類似的新興發展中國家稱得上中國新能源企業“走出去”的新藍海。
 
 
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潔程度高、儲量大、技術創新性以及廣泛產業關聯性等特點,是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重要抓手。我國應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契機,積極探索創新可再生能源國際合作模式,推進中國可再生能源企業信用體系及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加強科技人才國際交流,促使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可再生能源合作邁上新臺階。
 
通過近十年的探索和高速發展,我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取得了豐富的應用經驗和技術積累,在產品制造和工程建設上擁有明顯優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數是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能源普及率低、人均能源消耗量少問題,能源不足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規劃實施,可以幫助沿線國家擺脫能源缺乏對經濟的制約,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中國可再生能源企業要搶抓“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積極與沿線國家溝通交流,通過產能輸出、技術轉讓、直接投資、工程服務、經營管理等各種方式,深入開展可再生能源國際合作。
 
就合作主體而言,在國家層面,我國可派出經驗豐富的專家協助“一帶一路”國家制定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分享我國綠色發展理念與實踐;在企業層面,可再生能源企業可通過加入相關行業組織參與國際合作,與國外企業分享經驗、共同建設基礎設施項目、開展技術合作研發、以及攜手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就合作參加方而言,可再生能源產業屬于新興產業,無論在技術研發、政策制定、資金籌集方面都處于探索階段,因此需要通過雙邊多邊機制開展國際合作。就合作形式而言,我國可再生能源企業可通過直接投資、控股、參股、并購、重組、股權投資、認購可轉債、技術入股等多種形式參與國際合作,盤活我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產能制造、技術裝備、工程服務、經營管理等優勢資源。
 
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導,建立中國可再生能源企業信用體系十分必要。具體來說,應依托協會、聯盟、商會等機構,根據新能源企業信用體系評價分析結果,定期發布《中國可再生能源產品優質供應商名錄》,包括太陽能光伏、風電、水電、生物質發電等細分行業目錄清單,建立可再生能源產品白名單、黑名單制度,并大力推廣,以此凈化中國可再生能源國際合作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當今世界政治與經濟關系日趨復雜,不確定因素大量存在,建設中國可再生能源企業風險防控體系顯得尤為必要。中國企業風險防控體系建設,首先需要從國家層面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同時應加強與相關金融、保險、信用等機構的深入合作與交流,幫助企業識別投資交易對象的風險情況。能源企業也要完善自身風險防控體系,從源頭上防范國際合作風險。此外,應建設由我國企業主導的具有相當規模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園區,由中央政府機構背書,提高各類抗風險能力。
 
此外,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科技合作,推動中國的先進技術走出去。制定可再生能源國際交流與合作技術指南,參與可再生能源技術國際標準的制定。以企業為主體,強化產學研合作,加快可再生能源科研成果的轉化。建立與發展一批大的示范項目,促進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可再生能源國際科技人才交流要本著互利共贏、保護知識產權、共享先進技術、集成優勢資源、開展技術創新等原則,發展新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模式,促進各國技術優勢互補。應著力建設“綠色絲綢之路”新型智庫,重點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掌握國際規則、熟悉新能源的復合型人才,提高對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才支持力度。

tg: 光伏發電系統 太陽能發電系統 太陽能控制器 太陽能led路燈 太陽能路燈照明系統 太陽能野外監控系統 太陽能路燈 離網發電系統 太陽能監控系統 太陽能供電設備 光伏控制器 太陽能逆變器 mppt控制器